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咬文嚼字》走向“茴香豆”写法的死角?

www.fjnet.cn?2012-02-28 15:51? 魏奇峰?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韩寒博客文字差错的部分结果。韩寒的一篇博客先后七次用到的“堪路”一词,“堪路”正确的写法应是“勘路”;另一篇博客里的“权利真空”也用错词,应该是“权力真空”。(2月28日《北京晨报》)

咬文嚼字,顾名思义,就是过分地斟酌字句,甚至是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当然,《咬文嚼字》这本杂志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死抠字眼”的内涵发扬的淋漓尽致。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何况是博客中的文章,都是灵感来临时,随心所欲写出来的,并未经过仔细的校对,有几个错别字,实属正常。但是,抓住这几个错别字的“小辫子”,想摔出个所以然来,不仅显得过于死板,而且,已走入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的死角。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个靠赊欠喝酒的潦倒之人,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并对此如数珍宝,见人就夸耀。可怜之人往往有可悲之处,孔乙己在这种“自我炫耀”中,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迂腐”,而支持这种迂腐的就是对文字僵硬的信仰,这种脱离文字的精神,供奉着文字的“行尸走肉”的做法,只能将孔乙己淡出常人的圈子,最后在“多乎哉,不多也”的嬉笑声中,连小孩子都容不下他。

孔乙己是个悲剧,鲁迅曾经塑造这个人物时,就是希望不要让这样的悲剧重演,这也是理解鲁迅为何选择“弃医从文”的一个事例。当时的国人病了,孔乙己病了,病的不是躯体,而是思想,治疗这种病的良方并非是人血馒头,而是对人类麻木思想的解禁,进而探索出一种解救的方法。时过境迁,孔乙己这种“老顽固”逐渐消失在记忆的尘埃里。但是,从《咬文嚼字》杂志的迂腐上,我们又看到了孔乙己的影子,以及那盘还没吃完的茴香豆和没讨论完的写法。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字在传承和演化的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很多通假字,而且,一个词语,放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下,就有不同的意思,甚至褒义词会变成贬义词,中性词会变成褒义词。比如,意思这个词语,意思,是意思;有意思,是意思;没意思,也是意思;意思意思,还是意思;没啥意思,比有意思更有意思;说出意思,是意思;不说出意思,还是意思……如果《咬文嚼字》实在闲得慌,不妨研究一下意思这个词语到底有多少意思,或者可以挖一下古人的墙角,追究他们造出通假字的“罪过”。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