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就业好坏论“海归”成败
www.fjnet.cn?2012-10-12 08:34? 堂吉伟德?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如果说海归被称为“海带”是一种调侃的话,那么纷至沓来的是“海归就业难”、“海归不吃香了吗”、“起薪3000元人民币,海归怎么了”等各种报道。人们并没有将问题的矛头指向“60后”(40岁以上)海归、“70后”(30~40岁)海归,而是指向“80后”(20~30岁)海归。“80后”这个打着时代烙印的特殊群体,又一次被推向风头浪尖,成为人们争议的话题。(10月11日《人民日报》) “海龟”成“海带”,一些人要么毕业就失业,要么处于低薪的初始阶段徘徊。“海归”的身份光环已经渐渐蜕去,市场的法则让就业市场变得更加理性。“海归”这个特殊群体,寄寓着国人的太多期望和情感,其在就业市场的走向也让人感到心中有种酸楚的味道。于当事人来说,难免有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感慨,对于热衷于出洋留学的后来者,可能有一种提示作用,而对于反对者来说,或许认为这是留洋热回归理性的一个契机。 如果单纯从市场的层面或可解释,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一是海归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后,整体素质难免会有所下降;二是很多留学生语言不过关,缺乏适应能力、表现糟糕,难以适应国外开放式教育;三是学历、资质造假屡见不鲜,特别是唐骏的学历涉嫌造假被媒体公开后,海归的整体形象急剧下降;四是企业不再“迷恋”洋文凭,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重能力轻学历”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唯文凭论”和“唯留洋论”已经鲜有市场,海归在国内的遭遇,跟国内大学生的情况,其实殊途同归。 然而,尽管近年来海归人员的待遇不如从前,社会舆论也不乏理性的分析和提示,但留洋潮依然逆势而上。有报道称77%的学生或家长明确表示留学投资很值得。事实上,囿于国内教育的短板,学生或家长选择留学的思维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成功就业”和“身份标签”到 “英语能力提高”、“思维方式的改变”、“就读院校有实力”、“专业知识的提升”等的综合认识,我们看到投资取向和教育思维已经更加理性而明智。 教育的功利化,不仅体现在教学上,也体现在读书的目的性上,教育被市场因素绑架,就业前景左右了专业的设置及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围绕市场转,让大学精神和教育内涵都变得极为浅薄而功利,“读书不就业,请我都不来”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和教育价值。“读书无用论”则甚嚣尘上,在这种语境下,留洋热还方兴未艾,就足以说明,支撑留学的动力已经由最初的跟风与仿效,变得更加理性而长远,这既是教育本质的悄然回归,也是对国内教育的直接抗议。 就业的好坏不是判断“海归”得失的价值坐标,因为这样的指标意义过于短视和功利。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才是投资教育的原动力。因而,在教育成果的评判上,理应更加全面而长远。因而,海归成海待不是嘲笑留洋得失的由头,而是反思整个教育功能的一个契机。如果说这会带来某种理性的改变,应不是对留洋的否定,而是让留洋在肯定中实现质量提升,并带来整个教育认知的嬗变。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31]"吸引海归政策"不应以"教育不公"为代价
- [ 01-17]“海归女求职”是一幕写实的情景剧
- [ 01-17]海归女对掐主持人,谁更“出位”
- [ 10-24]海归子女加分把拼爹特权张榜公布
- [ 10-21]海归子女升学加分是超国民待遇
- [ 01-20]兄弟我当年
- [ 11-10]虚心倾听海归教授的炮轰
- [ 02-24]招聘政策独爱海归难免拉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