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招考舞弊的顽疾,治本之策还在于监督和制约背后存在的教育权力,给公职人员参与舞弊行为套上法律紧箍咒,让招考过程在阳光下运行。 考试舞弊案,本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哈尔滨理工大学MBA考试中作弊事件暴露出来的专业化、组织化舞弊,还是令人多少吃了一惊。据报道,北京一家名为智恒知艺术培训中心的考试培训机构,提供了一条龙的作弊服务。考前有“秘训”,发放无线电作弊器材;考中把频点混在广播电视信号中传送答案;考后还有“提分机制”,确保考生“通过”。当然,“保过”的价格也不菲,培训机构报出了4.8万元的高价。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考场舞弊,需求来自于一些急功近利、希望用钱铺平求学路的考生;而满足这种不良需求的,除了那些挖空心思升级作弊技术、赚取舞弊红利的培训机构,高校存在的招生腐败更是为其提供了捷径。 目前,相关工作组已进驻哈尔滨理工大学,初步调查,确定该校在作弊事件中存在违规与社会机构发生业务联系、违规到外地确认考生资格、存在监管漏洞等三项违规行为。据披露,通过北京智恒知艺术培训中心报考该校MBA的考生共有105人,光“培训费”就达数百万元。利益流一旦涌动起来,在报名、考试、提分等不少流程都需要花钱来“操作”的潜规则之下,到底暗藏哪些猫腻?高校有关人员在看似滴水不漏的舞弊闹剧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该承担什么责任?相比取消作弊考生所有科目成绩的处理,公众更加关心作弊案背后的深层问题,尤其是深挖串起社会机构、高校人员乃至其他方面的非法利益链条,给社会一个交代。 考试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面镜子,招生领域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包括哈理工这次舞弊事件在内的类似事件,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作弊案的最大症结,不在于考场检查不严格,也不在于无线电屏蔽技术有盲区,而在于教育腐败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一些人上下其手、内外勾结,通过各种方式把招生指标商品化,把考场变成了买卖上学名额的“商场”,从中寻租牟利,也养肥了越来越畸形的作弊产业。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治理招考舞弊的顽疾,固然需要技术升级、检查更细、惩处更严厉,但治本之策还在于监督和制约背后存在的教育权力,给公职人员参与舞弊行为套上法律紧箍咒,让招考过程在阳光下运行。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陆文江 |
相关阅读:
- [ 01-14]MBA考试作弊根源在唯“文凭”是举
- [ 01-13]靠什么屏蔽掉考试作弊的电波?
- [ 01-13]哈理工MBA考试作弊停招 取消作弊考生所有科目成绩
- [ 01-03]考研反作弊手段升级可屏蔽4G信号 WIFI将被关闭
- [ 01-02]老师为杜绝考试作弊出奇招:要求用手机换试卷
- [ 12-26]教育部公布201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违规违法举报电话
- [ 12-15]四六级“听完就收卡”遭吐槽 部分考生称不知道
- [ 12-12]考试舞弊器材交易藏暴利 屡打不绝因最多仅判3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