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河南新任省委书记卢展工考察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对工作人员提出要应聘一家公司的媒体发展员,工作人员帮忙联系后,被对方以“年龄过大”为由拒绝。

这事一下子就成了热点新闻,话题迅速发挥为多个卖点。比如,要关心“4050”人员就业,要克服就业用人中的年龄歧视,官员应深入民间了解群众疾苦等等,而我看着这等言论只觉得好笑:那些大道理和这件事没联系,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么!

大家的成见或内心潜在的标准是“省委书记是不能被拒绝的”;“连省委书记都被拒绝的话太荒唐”。可是,许多人都忘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省委书记是不会去一家广告公司求职的,那家招聘媒体发展员的广告公司,拒绝的是卢展工本人这不假,但他们冷落的却不是“省委书记”。

一位来历不明的59岁的老先生向广告公司求职遭拒,这才是事实,但如果这样说又不成其新闻了。为了“工作需要”而制造和领导相关的正面新闻,这也算煞费苦心,但不顾基本世态人情,这样的“新闻策划”是不应该提倡的。

省委书记应聘遭到如此待遇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说实话。

如果说明了“我是省委书记”,对方的反应会是这样:开始不信,认为这是开玩笑、恶作剧,如果书记继续证明,对方得到佐证后不得不相信是真的,那么,这时则断定书记的应聘求职绝对为假。不过,大家可想而知,只要用人方得知对方真是省委书记,万不会那样电话回复处理了事。若知庐山真面目,该公司有“受宠若惊”之表现完全可能,小心翼翼提出个要求领导关照、发展关系的设计,则是其内在需求。


有人称拒聘卢展工的企业为“史上最牛广告公司”,这更没谱。它就是拒绝接受不知根底的大龄劳力罢了,没什么可牛的。书记离开了相当的“政治资格”,报名当基层公务员或者城管队员,遭拒也是毫无悬念的事,假如当初省委书记是对城管求职,难道现在“最牛城管”就明确到某个城管单位了?

说明书记身份,就不是求职了。“身份过高”,这事既明显不合体制与规则,又无法以常理与实情加以解释,用人方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真要表现求职诚意,必得自降身份,介绍并证实“我和某官员有某种亲密关系”就可以了,还要注意,把关系说得太密切也不太好,那样对方也难以相信。既然你和大官的关系这么铁,发财的好地方多的是,干嘛要来我这小地方求职呢?

卢展工书记提到自己“经验很丰富,与媒体联系很多”,这话靠谱。但以常理推论,这个年龄还要到那种地方求职,就不会是个很能拉关系、挣大钱的角色了。

再假设一下,如果年龄不大的官员这样求职遭拒,能说明存在逆向的“年龄歧视”吗?不能。许多表现为这歧视那歧视的不良待遇,确实存在。然而,诸多的“××歧视”都是仅具表象意义的,也就是说这些所谓的“××歧视”是名不副实的。我们社会里,“歧视”的种类与花色品种,其实真的是少之又少,单纯而纯粹。什么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身高歧视、乙肝歧视、身形歧视等等等等,剥丝抽茧地细细琢磨,那都是针对非特权阶层、非利益集团的。

用人单位如果知道找上门来的人有“高层关系”或“政治背景”,他才不管那位的年龄大小或素质高低。将许多“歧视”归纳装箱,多半会装进“权钱歧视”或“弱者歧视”的黑箱里;所以说,当听到“××歧视”的时候,大家就得机灵起来,想想究竟是不是那回事。

' />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应聘”一公司媒体发展专员,却因“年龄大”遭拒。当时为卢书记联系招聘单位的就业局用工服务部部长樊杰说,看得出,卢书记还是有点失望,最后有点“自嘲”地说:“呵呵,59岁的人家不要。” (2010年01月10日10:52 来源:大河网)

卢书记经过一次微服求职体验,终于知道了“59岁的人家不要”。其实年龄大的人求职,人家也未必都不要,那要看你是谁。时下,各地一些退了休的官员,尤其是某些在任时位高权重的“大官”,不但时时有人抛来橄榄枝,而且还常常是当地某些大公司争相聘用的“抢手货”。

或问:卢书记“扮演”的平民求职者,59岁就没人要了,为何一些退休的局级官员都60多岁了,还有某些大公司争着要呢?从常理上说,求职的老“草根”没人要,恐怕不难理解,谁愿意找个没有多大使用价值的“老爹”回去养活着呢?至于当地的某些大公司重金聘用一些年龄“一大把”的老官员担任副总或顾问,则各有不同的原因和动机。

一是“还帐型”的。一些老官在位时,利用手中的权利,为当地的某些大公司办了不少事,使公司赚取了不少经济利益。但当时既没有拿公司的回扣,也没有接受公司的礼金。某些公司之所以在老官退休后,将其聘来做顾问,只是以一种合法的方式,把当年欠他的帐,以工资的形式还给他。其实这是双方当初一种心照不宣的约定。

二是“感恩型”的。一些老官大权在握时,确实为公司帮过忙,救过急,或者为公司的生存、维持、发展,给予过有益的指导和建议。一些有良心的公司老总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常常在此类官员退休之后,聘用其做公司的顾问,按月供俸,聊表寸心。


三是“炫耀”型的。某些公司的老板,为了装潢、支撑门面,炫耀公司的实力,常常把一些已经退休的、在当地有影响的官员弄到公司当顾问,表示自己的公司人气很旺、信誉很好、威望很高、势力很强,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份。正所谓,拉大旗做虎皮也。

四是“利用型”的。这是时下某些大公司请一些退休官员担任公司副总和顾问的最主要的目的。一些级别高的退休官员虽然退休了,但是他们在官场和社会上还有很深的人脉、广泛的关系和较强的影响力,这其实是某些大公司的老板最为看重的一点。公司有了这些官员的加盟,一些走不通的路就可以请这些退休的官员去疏通,一些想利用的关系就可以由这些官员去联络,一些违规违纪的事情就可以让官员去说情,一些公司想结识、利用的“新官”,也可以请这些官员代为绍介。说到底,某些公司聘用这些退休的官员做顾问,并不是要发挥他们的“余热”,而是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余权”,就是要让他们去办那些公司通过正常渠道办不到或不好办的事情。正因为这些退休官员具有这种利用价值,所以不少公司才会争相聘用。否则,老板怎么会把好端端的“银子”,塞到已经退休了的官员的口袋里呢?民营企业的老板可不会把白花花的银子随便送人。

所以,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并不是不要年龄大的,而是不要那些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用的老“草根”、老平民、老百姓。让人们不平的是,一些官员退休后,待遇已经很高了,生活已经够好了,可是,公司的大老板们还是要为他们“锦上添花”;一些求职的老“草根”穷得连饭都快吃不上了,但是却没有哪位老板为他们“雪中送炭”。 可是这种极大的反差,这种容易引起民怨的不平等,多年来不仅却没有人出来干预,而且还在各地继续扩大。

因此,民众要问,各地的党委和政府能不能出台一个“规定”,让一些退休的官员多发挥一下“余热”,而限制和禁止其使用“余权”?对年纪大的求职者,能不能专门为他们开辟一条就业通道,或者由政府花钱为他们买岗位,以保证他们顺利就业?卢展工书记已经开始关心“4050”群体的就业问题了,希望民众关心的两个问题,也能得到各地当政者的关注。

' />
篮球比分直播:前后,无论是劳动力市场还是人才市场,都是最繁忙最热闹的时候:农民工想换家景气点的工作,新的一批应届毕业生也正在寻觅岗位……经济危机的影响,更是让就业难、难就业的社会矛盾正日益凸显。

在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没有到人力资源市场体验“求职”之前,各级政府部门总是呼吁择业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可是又有多少官员亲身到人才市场去体验过,以我之见,这些就业政策的研究着和制定者们更多的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经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可是忧从何而来?为谁而忧?恐怕不是那些“深居”要职的官员所能够回答的。正是因为如此,卢展工此次的友情客串才显得如此郑重其事,网友也表达了“希望干部走出办公室”的良好意愿。

我以为,卢书记此举固然对官场作风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那是属于党的组织建设的内容,作为一名普通的百姓,我倒更愿意看看这名客串“饿汉子”求职者并亲身体会到求职之难的省委书记如何解饥。


当前,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不单单是“4050”难找工作,刚刚走出学校的既有才干又年轻的小伙儿都大批大批地“壮志难酬”。现在不缺人才,大学生就业难足以说明问题,还有卢书记遭遇的那种尴尬——歧视,也正是人才过剩才导致愈演愈烈。卢书记此番遭遇还算是好的,要是遇到“处女”、“星座”、“属相”这样的要求,省委书记恐怕不仅仅是尴尬吧!

招聘单位事后也说了:“即便知道是省委书记,也按规定来。”或许有些人会把招聘单位这一表态解读成公平正义,但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得出,这就是在人才过剩的情况下招聘单位的傲慢,不是对权力傲慢,是对求职者的傲慢。

省委书记客串求职的“饥汉子”遭遇遭遇的只是尴尬,可是那些“4050”的高龄求职者、那些女性求职者、那些乙肝携带者甚至那些不是处女星座不合的求职者呢?他们恐怕就不仅仅是尴尬了,甚至要危及生存。

且看客串饿汉子的省委书记如何解饥,我们也希望省委书记此次客串遭遇这样的尴尬以后,全省上下能够集中力量消除这个尴尬,这对于河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来说还真是一件好事情。只不过让人怀疑的是,其他干部官员真的能够了解这尴尬背后蕴含的生存危机吗?

' />
据《大河网》报道,1月7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应聘”一公司媒体发展专员,却因“年龄大”遭拒之后,作为当时为卢书记跟没有提出年龄要求的广告公司联系工作,结果因为卢书记年龄太大而没有“成功”,于是内疚了一天。一些网友更是说那家居然拒绝了卢书记的公司,知道真相后,一定会“肠子都悔青了”!其实,这一切都没有必要。

想想看,如果卢书记当时竟然被那家公司“录用”了,虽然卢书记是被“录用”了,但4050人员在求职上异常困难的真实情况不是就被这一“录用”给掩盖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家公司直接拒绝了卢书记求职的负责人说,接到电话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是卢书记前来应聘,下午的时候,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再次打来电话告诉他应聘者真实身份时,“我多少有点不相信。”

网友的言论他也看到了,但自己和公司到现在也没觉得后悔,更没有把肠子悔青。按照他的解释,公司有公司的发展思路和用人理念,他们需要的是有活力、有创意,更要能够长期出差的媒体发展代表。“当时工作人员说是59岁,我想这个年龄和我父亲差不多,不适合广告这样的苦力活,出于为应聘者考虑,拒绝了应聘请求。”


对于这位经理的话,当然不全是实话,他的拒绝当然主要不是“出于为应聘者考虑”,更因为不知道对方是省委书记,从这一点上看,还是是合情合理的,企业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录用员工,只要没有违背法律法规,你可以说,企业因为对方是59岁的人而不录用他就是年龄歧视,不过,企业在录用员工的时候,肯定是要有一套自己标准的,那起码是能够胜任相应工作的各种条件,否则,企业不是要因为用人不当而误事?这家公司的公司总经理说,即使知道是卢书记,也照样会拒绝,因为“59岁真不适合这个岗位”,倒是可以邀请他作公司的名誉顾问。

“照样会拒绝”,这话大概不是真话,我想如果当时接电话的人知道是卢书记要到他的地盘上“打工”,对方多半会求之不得,做个顺水人情,“热烈欢迎”,那样,对于公司知名度的提高将是千金难买。这样一来,当时卢书记是不会“有点失望”,那位给卢书记联系工作的部长也不会内疚一天,而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那家“慷慨送工作”的公司,那可是皆大欢喜的美事,何乐而不为?但是,卢书记所了解到的情况,就跟真实的情况相差了一大截,那么卢书记那样良苦的用心其实就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正是因为卢书记没有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身份,对方更不知道卢书记的用意何在,从而实拒绝了,这才了解到了原汁原味的4050人员在今天要求得一份工作是多么艰难,这也才能够引起卢书记们在决策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因为媒体的报道而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样一来,才真正有利于以缓解这个问题,才能够真正对那些急需找到一份工作的4050人员有切实的帮助,这也应该才是卢书记希望达到的目的。

' />
相关评论:卢展工被拒聘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调研,当他看到有符合条件的招聘简章时,就提出想试一试,被公司方面以年龄大为由拒绝。卢展工说,40岁以上找工作很难,50岁以上就更难,所以我们要更多关心一下“4050”人员就业问题。(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6版)

省委书记因“年龄大”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就业市场中的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其实不仅是书记遭拒所折射出的“年龄歧视”,诸如“性别歧视”、容貌歧视、硬性要求工作经验等等,各种各样的歧视充斥在各种各样的招聘会中。相信很多人对此感同身受。也正因为如此,卢书记的微服私访才会引发民意的共振和民情的共鸣。

但是,省委书记应聘遭拒,其所折射出的问题,真的就是一个 “年龄歧视”可以解释的?平心而论,作为“经济理性人”的用人单位“喜少厌老”是无可厚非的。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即使是年轻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又能有多少的竞争力,又有多少人能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

根据中华英才网发布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对招聘会表示不满意。各种“赶场”式的招聘会人数众多,拥挤不堪,投放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信。认为招聘会“比较有用”的人只有23%,认为“作用不大”和“没什么用”的分别占到了57%和20%。而对于招聘会的效果,65%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33%的受访者认为一般,只有2%的人认为满意。

无独有偶,与卢书记应聘遭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温州市的一条新闻:据1月8日《青年时报》报道,网友发帖曝光一份名为《关于考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的补充规定》规定,“高校在读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可列为这次报考对象”。一些文化程度只有“职高和中专”的干部子女被安排进了事业编制单位,实在令人震惊。


有人把就业难归咎于“过剩”,也有人说,是因为就业市场存在各种“歧视”壁垒,比如卢展工书记刚刚遭遇的“年龄歧视”。然而,这真的就是问题的实质吗?对比看来,与温州市安排干部子女就业的“红头文件”相比,所谓的“年龄歧视”,又算得了什么?在新的就业时代,又有几个人指望一个熙熙攘攘的招聘会而“情定终身”?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一项“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的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

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文东茅曾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做过专题研究。文东茅认为,家长们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这种“代际传递效益”在中国很明显。

所以,笔者认为,省委书记应聘遭拒只是告诉我们:就业确实很难,难在诸如省委书记遭遇的“年龄歧视”以及“性别歧视”、容貌歧视、硬性要求工作经验等等,各种就业歧视壁垒,但更难在就业机会和就业起点的不公平。温州市的这个红头文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业难,难在歧视,但更难在公平。省委书记应聘遭拒的遭遇告诉我们:要解决就业难,要消弭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歧视壁垒,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坚守公平底线,让每个国民都能公平、平等的就业,而不是“代际传递效益”,或是其他。

' />